【駁咀隊全面進場】
發表於 : 週二 3月 12, 2024 11:36 pm
【駁咀隊全面進場】
廿三條立法快馬加鞭,政府「反駁隊」亦全面啟動,連日譴責《華盛頓郵報》和《泰晤士報》的評論和報道。
其中《泰晤士報》昨日刊登標題為「Hongkongers to be jailed for keeping old newspapers」的報道,指市民管有《蘋果日報》可因管有煽動刊物判監。
政府今日發聲明,指控報道「誤導」、「標題亦完全錯誤」,令人「誤解」管有「某份舊報紙」便會監禁引起恐慌,指根據廿三條煽動意圖條文,任何人要在「無合理辯解而管有具煽動意圖的刊物」才屬犯罪,而刊物是否有煽動意圖,要視乎所有相關情況,至於管有煽動意圖刊物罪,控方必須證明被告是無合理辯解下管有才可以庭定罪,「不知悉有關刊物具有煽動意圖的人,是不可能被定罪。」
而《華盛頓郵報》編委會,則在 10 日發布評論《香港以新安全法加倍鎮壓》,文章指 47 人案被告應該被無罪釋放,而廿三條立法引發外國使節、大律師公會和本地新聞界的憂慮,過去廿三條立法都遇到極大反對,但今次在國安法「掩護」令所有抗議消失下,廿三條立法可以強行通過立法。
保安局長鄧炳強,昨日就去信《華盛頓郵報》譴責,指黎智英案和 47 人案仍在進行,任何人都不適宜評論案件細節,聲稱所有案件都是以證據為基礎,被告受到法律保護,受公正審判,而評論認為 47 人案被告應無罪獲釋,建議「極不恰當」,不尊重香港獨立司法權,又批評《華盛頓郵報》的文章忽略香港立廿三條的憲制義務,海外都有類似的國家安全法例。
廿三條立法快馬加鞭,政府「反駁隊」亦全面啟動,連日譴責《華盛頓郵報》和《泰晤士報》的評論和報道。
其中《泰晤士報》昨日刊登標題為「Hongkongers to be jailed for keeping old newspapers」的報道,指市民管有《蘋果日報》可因管有煽動刊物判監。
政府今日發聲明,指控報道「誤導」、「標題亦完全錯誤」,令人「誤解」管有「某份舊報紙」便會監禁引起恐慌,指根據廿三條煽動意圖條文,任何人要在「無合理辯解而管有具煽動意圖的刊物」才屬犯罪,而刊物是否有煽動意圖,要視乎所有相關情況,至於管有煽動意圖刊物罪,控方必須證明被告是無合理辯解下管有才可以庭定罪,「不知悉有關刊物具有煽動意圖的人,是不可能被定罪。」
而《華盛頓郵報》編委會,則在 10 日發布評論《香港以新安全法加倍鎮壓》,文章指 47 人案被告應該被無罪釋放,而廿三條立法引發外國使節、大律師公會和本地新聞界的憂慮,過去廿三條立法都遇到極大反對,但今次在國安法「掩護」令所有抗議消失下,廿三條立法可以強行通過立法。
保安局長鄧炳強,昨日就去信《華盛頓郵報》譴責,指黎智英案和 47 人案仍在進行,任何人都不適宜評論案件細節,聲稱所有案件都是以證據為基礎,被告受到法律保護,受公正審判,而評論認為 47 人案被告應無罪獲釋,建議「極不恰當」,不尊重香港獨立司法權,又批評《華盛頓郵報》的文章忽略香港立廿三條的憲制義務,海外都有類似的國家安全法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