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頁 (共 1 頁)

追蹤黨媒: 「香港大藥房」品牌藥物

發表於 : 週一 3月 10, 2025 4:06 pm
emily
今日香港01有篇出色調查報道,記者尋根究底發現坊間有多款聲稱有政府註冊的「香港大藥房」品牌藥物,其實由河南、河北的公司製造,董事都是內地人。

呢個名衍生出「香港大藥房老字號」、「香港大藥房國際」、「香港大藥房國醫」等不同品牌,原來已有200間以「香港大藥房」起首的註冊公司,大多是近兩年成立。單是「香港大藥房透骨膏」就有最少三個版本,公司、包裝、商標全部不同。

最神奇係包裝上的二維碼連接到公司網頁,相片全部造假,有將屈臣氏分店招牌改成「香港大藥房」,有將曼谷唐人街景扮香港街景,裡面顯示「香港大藥房」招牌。

明明佢哋係不同公司,但品牌故事一模一樣,都自稱1841年在香港開設的首家西藥店,再由Thomas Watson醫生接手,原來係抄襲屈臣氏集團歷史。

記者的調查不止於此,佢追溯有「香港大藥房」字眼的產品原本在內地網上平台銷售,這些公司來自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河北等地,佢哋互相指控對方抄襲或盜版,有些還進軍香港。

例如「香港大藥房有限公司」於2024年7月在港註冊成功,但用福建省莆田市身份證及廈門市地址登記,公司聲稱是香港旗艦店的旺角地址是一間麻雀館。

該公司訛稱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及「香港醫學研究會」(HKMRA)認證,但FDA網頁冇佢紀錄,香港亦無「香港醫學研究會」組織。明明自己造假,但在抖音拍片「打假」,指其他仿冒品牌沒有商標註冊。

為何這些公司如此猖獗,原來《中醫藥條例》只監管純粹的中成藥,當產品加入維他命E、酵素,其配方就不符中成藥定義,不需要按條例作註冊。

香港01最後向衛生署查詢,署方無正面回應產品是否屬中成藥,只呼籲市民唔好購買來歷不明的產品。

#202503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