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由 emily »
「好簡單就係話俾人聽,仲有人。你堅持就會發現,仲有人堅持。」
「荔記」創辦人 尚木、發仔、消防
*****
兩個星期前,團購平台「荔記」開設 IG、FB,正式開始營運,「我哋承諾咗,每個月盈利會抽返部分出嚟,做返在囚支援」,尚木說。
「荔記」,顧名思義就是荔枝角收押所,他們在網上平台的自我介紹,是「三個盛夏出冊的傻佬」:尚木因藏有爆炸品判監四年;發仔分別因 16 年和 19 年參與暴動,前後判監七年;消防則因藏有汽油彈、非法集結等判監 34 個月,他們在是荔枝角「DM 5」期數一同「拋」的囚友。
「即係一齊執番梘?」
「好多人 FF 我哋,哈哈。」發仔笑著說,「我成日話,我哋好似去咗男校寄宿,半個期數都係手足。」
當初發起要辦「荔記」的,正是三人中在囚時間最長的發仔,「你自己俾人支援過, 好感受到有個必要,令呢樣嘢持續落去。」發仔說,相比現時在囚或將入獄的人,他們三人其實比較幸運,「因為我哋比較早期(入獄)」,以發仔為例,他 2020 年初已還押,他形容當時的支援「可能一比十」,即是一個在囚人士有十人在外支援,「而家係調返轉。」
「支援最多嘅時候,大家就係出面保釋緊,真正開庭嘅時候,移民嘅移民、淡忘嘅淡忘…仲堅持緊嘅人,一定比當初少。」消防補充道;尚木則指,他認識不少朋友剛入獄或即將入獄,「以前個個都有私飯食,而家連報紙都無人幫佢訂」,亦是這些現實狀況,令他們決意要辦「荔記」。
理想歸理想,現實還現實,他們亦一再強調,首要目標是在商言商養活自己,「總之做生意,一定要賺到錢,你開間 cafe 唔好同我講因為你鐘意飲咖啡…唔死先可以做到興趣。 」尚木說。
首先要令自己存續,所以他們的經營模式亦經多番調整,由原本計劃過開實體店賣生果,後因考慮租金等因素,改做網上團購減少成本,荔記開張半個月,剛做完第一單生意:生果團購。
但一如所料,出現很多新手的「蝦碌」。
「嗰啲係低能錯誤。」自稱在團隊中負責「屌人」的消防說;「呢個我解釋返,」負責管數的發仔稱,自己是錯誤的經手人,「條 execl 表程式,拉少咗幾行,計漏咗」,結果他們訂的第一批生果,訂少了幾十個火龍果。
「錢又收咗,點樣俾貨啲客呀…我哋退錢無問題,但係啲客話,唔緊要啦,你俾第二樣嘢我。」消防說。
「我覺得好內疚,一方面好 warm,另一方面更加督促自己,咁樣係唔啱,要更 professional 去做好件事。」發仔說。
本身有營商經驗、負責客戶服務的尚木,就發現自己過去的經驗,在新行業未必合用,「原來紅日運輸公司唔送貨」,「例如今日有個客就話,唔得我 12 點預咗個榴槤開 party」,尚木說若果只是自己的生意,他可能會答「運輸係咁,紅日你唔係 expect 我返工呀?」但當他們同時承擔了支援的目標,就要做多一點,「我今朝就自己去批發商度拎,再送過去。」
三人都表示,希望可以將「荔記」經營成一個品牌,「起碼我哋自己生存到,唔會死先幫到人」,但現時只是草創階段,資金規模都有限,能做的可能都只是「課金」買物資,未來可能會開信箱做寫信配對,但即使如此能做的始終有限,發仔說,他更希望能讓在內的人知道,外面仍然有人記得他們,「俾人 feel 到原來未死曬㗎出面,仍然有人同佢哋有 connection。」
「一定要俾人知道,有啲人仲關心緊,仲有人喺香港,唔係個個走晒,好簡單就係話俾人聽 ,仲有人。」尚木說;一直較沉默、在三人中最年長的消防則相信,有燈就有人,「我覺得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。」
但無可避免的問題是,他們的身分和正在做的事,或者會有風險,石牆花等支援組織都一一遇險解散正是先例。
「我地做生意咋嘛,更生人士做生意。」發仔一如既往的開朗笑著說。
「李家超都講,要幫啲更生人士㗎。」尚木接著道。
「我哋咪係更生人士,想幫返啲更生人士。」在三人的笑聲中,消防如此總結。
-
附加檔案
-

- 308017038_136852789100020_8939382240196227882_n.jpeg (712 KiB) 已瀏覽 1024 次